Search

今年流感有多個品牌, 公費政策下民眾不能自由選擇,但三歲以下幼兒只能打「賽諾菲」或自費的GSK,理由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今年流感有多個品牌, 公費政策下民眾不能自由選擇,但三歲以下幼兒只能打「賽諾菲」或自費的GSK,理由是其他廠牌未做過三歲以下幼童的臨床試驗。

大家都知道小孩非大人的縮影,他們的器官成熟度較差,所以不論是藥物或疫苗,都要特別做過幼童的人體試驗,才能提供醫師臨床使用。若沒做過幼童試驗,就要在仿單上註明「由醫師自行判斷是否使用」,醫師要用,就是Off Label Use,要跟病人說清楚,否則後果醫生要自行負責。

在門診常有機會開癲癇藥給病人, 家長總會憂心問副作用問題,不否認雖然低,但癲癇藥相較一般藥物,還是有更高的致命性過敏和肝腎功能異常的機會, 但為何還是開給病人吃?說穿了就是「兩害相權取其輕」的考量。

不吃藥, 神經元持續異常放電, 所釋放的有害傳導物質會持續對已受傷的、和鄰近正常的神經元造成傷害,為了抑制放電,保護腦功能, 只得忍受藥物可能的副作用。

除神經領域外, 台灣幼兒常有的過敏性氣喘,有些嚴重到需要保養劑(controller) 時,其中有一種就是吸入性類固醇,一提到類固醇,很多人就很敏感,但沒病也沒人想用,這也是一種「兩害相權取其輕」的觀念。

流感疫苗是這樣,那麼萊豬可否給兩歲以下的幼童吃?

雙盲研究的確不易, 新生兒的高黃疸血症, 通常超過20mg/dl以上就會換血,也沒做過詳細的人體雙盲研究,其實這種研究實際上是不太可能, 沒人能忍受萬一實驗組一方因高黃疸血症(膽黃素會穿透血腦屏障)而引起之終身腦傷害。

每次講到萊豬進口,常有人會對我留言說:「既然自稱醫師, 反對就拿出有害的證據來呀!」這些酸民可能不太了解,是決定要進口給人民吃的決策者要拿出無害的研究證據,而不是要反對者拿出有害證據,食安不是要採最高標準嗎?台灣又沒鬧飢荒,有疑慮就應該不要進口、不要吃。

流感疫苗今年搶打,原因或許比較複雜專業,導致衛福部無法估算,但若是為國人健康把關,萊豬該不該進口, 其實用膝蓋想想就知道,坐神壇能力不拘,最基本的條件只要有悲天憫人、一視同仁的襟懷就夠了,自己不吃,就不要給人吃,這事件令人感慨, 現在的官員到底是專業重要?還是效忠重要?

今天下午看到壹電視上有一則新聞說:「每天100支(流感疫苗)配送到北市各健康中心,遭「外界」質疑獨厚在聯醫服務的市長夫人陳佩琪???」

我相信市府會把疫苗優先送往各健康中心(過去稱的衛生所),是因為健康中心分散在個各行政區,對分居各地的市民較公平,加上健康中心打針不用錢,不會造成負擔。

過去每年不論是疫苗吃緊, 或疫苗太多要促銷, 都是以送聯醫院外門診部的健康中心為第一優先考量。

壹電視新聞上所謂的「外界」應該是指「某人」或「一群團體 」,我公開詢問請壹電視說明「外界」是誰,請這個「外界」拿出證據和我公開對質,如此離譜不實的汙衊新聞,用膝蓋想也知道不是事實,一個這麼大的新聞台,請問你們查證能力何在?還是跟本不想查證,用聽說、 網民說、不具名的人說,就可乎巄過去? 既然敢作敢播,那就請站出來維護民眾的公平注射權,請具名「外界」是誰,讓市民知道疫苗配送是不是和我這個市長夫人有關?

請別跟我說是路人甲說的,如果路人甲說一聲你們就播,那麼我今天也聽某一路人乙說「做這種新聞的電視台應該要被下架關台」, 請問你們要不要把路人乙說的從早播到晚?做新聞是良心事業,請認清別人的名譽也是名譽。


(今年雖受疫情影響,但文化局的實境時裝秀仍辦得有聲有色,也透過科技網路傳送出去,得以展現我們台灣頂尖設計師的一流作品,希望藉由每年的這個活動,讓大家能更認識並支持我們本土的一流設計師。 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陳佩琪醫師
View all posts